2019年3月28日至30日,由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學會(hui) 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(hui) 儀(yi) 器科學與(yu) 技術學科評議組、教育部高等學校儀(yi) 器類專(zhuan) 業(ye) 教學指導委員會(hui) 主辦,清華大學、天津大學、哈爾濱工業(ye) 大學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、北京信息科技大學、重慶大學、杭州電子科技大學、浙江大學、精密測試技術及儀(yi) 器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工業(ye) 控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、上海工業(ye) 自動化儀(yi) 表研究院有限公司、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“2019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學術年會(hui) 暨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學會(hui) 四十周年紀念活動"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。
頒獎活動現場
會(hui) 上對一批科技工作者進行了表彰,授予我校莊鬆林院士、傑出校友周立偉(wei) 院士等26位科學家“當代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測量控製領域傑出科學家"榮譽稱號;授予6位科學家“傳(chuan) 播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測量控製科學技術知識人物"榮譽稱號;授予我校傑出校友林善平、朱亦鳴教授等18名優(you) 秀科技工作者“當代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測量控製優(you) 秀科技創新人才"榮譽稱號,授予13名優(you) 秀科技工作者“當代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測量控製優(you) 秀產(chan) 業(ye) 創新人才"榮譽稱號,授予我校莊鬆林院士等6名優(you) 秀科技工作者“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學會(hui) 特殊貢獻人物"榮譽稱號。
周立偉(wei) 院士與(yu) 朱亦鳴教授
“當代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測量控製領域傑出科學家"莊鬆林
“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學會(hui) 特殊貢獻人物"莊鬆林
“當代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測量控製領域傑出科學家"周立偉(wei)
“當代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測量控製優(you) 秀科技創新人才"朱亦鳴
“當代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測量控製優(you) 秀科技創新人才"林善平
延伸閱讀
莊鬆林院士簡介:
莊鬆林院士,1995年當選為(wei) 中國工程院院士;現任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(yu) 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、上海光學儀(yi) 器研究所所長;清華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複旦大學、浙江大學兼職教授;國際光學工程學會(hui) 和美國光學學會(hui) 資深會(hui) 員、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學會(hui) 名譽理事長、中國光學學會(hui) 榮譽理事、探月計劃專(zhuan) 家組成員。
長期從(cong) 事應用光學、光學工程和光電子學的研究,設計了百餘(yu) 種光學係統及儀(yi) 器,是國內(nei) 開展光學係統CAD的研究者。主持完成了國內(nei) 的光學儀(yi) 器設計軟件係統,在統計試驗總極值*化方法及公差的非線性模型等方麵取得成果。在光學像心理物理實驗研究方麵開展了國內(nei) 性的工作。他對非相幹光學信息處理及彩虹全息技術作了全麵係統的研究,被譽為(wei) “現代白光信息處理的主要貢獻者之一"。在複物體(ti) 的位相恢複研究中提出多種光學方法,開創了該領域研究的新方向。所研製的CdSe(硒化鎘)液晶光閥達到了當時國際水平。在梯度折射率光學材料、光柵衍射矢量模態理論,高速光學多通道模/數變換、光通信無源器件和高密度光存儲(chu) 技術等研究中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。目前承擔了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項目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上海市重點基金項目,包括“人眼視覺修複"、“光學成象矢量場理論"、“波導光存儲(chu) "及“光頻左手材料"等基礎研究。近年來領導的重點實驗室在太赫茲(zi) 技術、光學超分辨成像、微納光學工程及醫用光學工程等國際前沿領域的研究及產(chan) 業(ye) 化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。先後在國內(nei) 外重要刊物Nature Photonics、PRL、Opt.Lett.、Opt.Exp.、Sci.Rep.等發表論文300餘(yu) 篇,著有《光學傳(chuan) 遞函數》一書(shu) 。
在教學和培養(yang) 人才方麵,為(wei) 學生開設多門有關(guan) 光學課程和指導論文工作,1998年以莊鬆林院士為(wei) 學科帶頭人的上海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獲得批準,多年來他親(qin) 自指導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四十多名,畢業(ye) 生在國內(nei) 外光學工程領域做出很多貢獻,指導的博士論文獲選2009年全國百篇優(you) 秀博士論文和2013年全國百篇優(you) 秀博士論文提名。所主持的“光信息技術"獲2008年國家精品課程在教學上以身作則,教書(shu) 育人,治學嚴(yan) 謹,受到學生和各級領導的讚譽。
傑出校友周立偉(wei) 院士簡介:
我校傑出校友周立偉(wei) 教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、電子光學和光電子成像專(zhuan) 家。電子光學與(yu) 夜視技術專(zhuan) 家。1948年至1951年就讀於(yu) 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(ye) 學校。1966年獲蘇聯數學物理副博士學位。
現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專(zhuan) 家、校基礎教育學院名譽院長。兼任中國光學學會(hui) 紅外光電專(zhuan) 業(ye) 委員會(hui) 副主任委員、中國兵工學會(hui) 光學學會(hui) 主任委員,國際光學工程學會(hui) 成員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(hui) 學科評議組成員。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(hui) 學科評議組成員。專(zhuan) 著《寬電子束光學》獲第八屆中國圖書(shu) 獎、第二屆國家圖書(shu) 獎提名獎和第七屆全國優(you) 秀科技圖書(shu) 獎一等獎。曾獲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、部科技進步一等獎、二等獎各兩(liang) 項,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。
2006年百年校慶,評為(wei) 上海理工大學傑出校友。上海理工大學北京校友會(hui) 名譽會(hui) 長,2010年聘為(wei) 上海理工大學名譽教授。
朱亦鳴教授簡介:
朱亦鳴教授,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,國家百千萬(wan) 人才,國家基金委優(you) 秀青年基金。朱亦鳴以實用化的太赫茲(zi) 成像係統和成譜係統為(wei) 主線,所研發的全光纖時域太赫茲(zi) 波譜係統和主動式太赫茲(zi) 人體(ti) 安檢係統等成果,作為(wei) 上海高校典型案例,成為(wei) “科創22條"落地後的成果轉化首單。目前相關(guan) 產(chan) 品已經在多個(ge) 領域中得到應用,用戶包括上海海關(guan) 、軍(jun) 事醫學科學研究院等單位。作為(wei) 太赫茲(zi) 團隊負責人,帶領團隊成功申請到“太赫茲(zi) 波譜與(yu) 影像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"“國家111太赫茲(zi) 精準生物醫學技術創新引智基地",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雜誌發表論文100餘(yu) 篇(其中光電領域前5%的共40餘(yu) 篇)其中包括ESI論文5篇。先後獲得“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",中國產(chan) 學研合作促進會(hui) “中國產(chan) 學研合作創新獎"、“中國兵工學會(hui) 科技獎獲獎三等獎"。
傑出校友林善平簡介:
我校傑出校友、虹潤公司董事長林善平是顯示控製儀(yi) 表行業(ye) 的人物,創建虹潤二十年來,一心一意做儀(yi) 表,堅守實業(ye) 初心與(yu) 匠心,實現關(guan)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,把創新主動權、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相繼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(chan) 權的數顯儀(yi) 表等六大係列產(chan) 品。用民族產(chan) 業(ye) 的儀(yi) 表武裝中國裝備的大腦,打破了歐美日的技術與(yu) 價(jia) 格壟斷,在促進重大裝備國產(chan) 化、保障重要部門信息安全方麵作出了重大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