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betway倍数(簡稱“虹潤公司")董事長林善平興(xing) 奮地告訴記者,工業(ye) 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四批國家專(zhuan) 精特新“小巨人"企業(ye) 名單,虹潤公司躍然上榜,說明它已*具備國家專(zhuan) 精特新“小巨人"企業(ye) 所要求的“專(zhuan) 業(ye) 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、高新化"特征,同時滿足相關(guan) 行業(ye) “創新能力強、市場高、掌握關(guan) 鍵核心技術、質量效益優(you) "的條件。
圖為(wei) 虹潤公司現代化生產(chan) 車間。(受訪者供圖)
林善平說,在此之前,虹潤公司已先後榮獲“福建省戰略性新興(xing) 產(chan) 業(ye) 骨幹企業(ye) "“福建省專(zhuan) 精特新中小企業(ye) "“福建省數字經濟領域未來獨角獸(shou) 創新企業(ye) "等稱號。一連串閃光的榮譽,是對虹潤公司20多年來堅持走創新驅動、質量興(xing) 企,“三化"融合、智能製造道路的最大肯定和褒獎。
疾風勁草識虹潤
今年以來,麵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、疫情頻發、境外芯片供應商“卡脖子"等嚴(yan) 峻複雜和不利的局麵,虹潤公司通過采取技改創新、智能製造升級、開發新產(chan) 品、實現國產(chan) 替代和苦練“內(nei) 功"等一係列應對舉(ju) 措,化危為(wei) 機、逆勢而上,1-7月銷售額增長10%,8月份以來銷售形勢更加喜人。事實上,自2020年初疫情暴發以來,虹潤公司的生產(chan) 和銷售都實現了逆勢增長:2020年銷售額增長17%,2021年增長27%。
圖為(wei) 虹潤公司中控室。(受訪者供圖)
相關(guan) 專(zhuan) 家學者在調研了虹潤公司近年來的發展軌跡後感慨良多:疾風勁草識虹潤,在它身上看到了民營企業(ye) 敢於(yu) 擔當、勇於(yu) 創新突破的豪邁氣質和寶貴精神。
虹潤公司創業(ye) 初期,就堅定不移走上科技創新之路。林善平響亮地提出“科技創新與(yu) 知識產(chan) 權保護我們(men) 任重道遠",公司瞄準世界水平,加大資金投入,用好研發人才,不斷推出創新產(chan) 品。虹潤公司先後在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福建順昌等地設立了1個(ge) 院士工作站、2個(ge) 研發中心及若幹分公司,為(wei) 可持續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創新原動力。經過20多年矢誌不渝的努力,虹潤成長為(wei)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(ye) 、國家知識產(chan) 權優(you) 勢企業(ye) ,擁有500多項國家、100多項計算機軟件版權,主持或參與(yu) 60項國家標準的製定,成功開發betway必威、數顯表與(yu) 溫控器、溫度變送器、過程校驗儀(yi) 、隔離器與(yu) 安全柵、環境監測儀(yi) 表、水質監測儀(yi) 等十係列上千種產(chan) 品,成為(wei) 名副其實的創新驅動型企業(ye) 。
“正是擁有了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,再加上苦練‘內(nei) 功’和‘工匠’精神,虹潤才有迎戰危機、化危為(wei) 機、勇立潮頭的強大底氣。"林善平說。
“三化融合"結碩果
為(wei) 了跟上數字化科技轉型的時代步伐,從(cong) 2010年開始,虹潤公司開啟了標準化、信息化、自動化“三化融合"之路。
虹潤公司繁忙生產(chan) 景象。(受訪者供圖)
在標準化方麵,10多年以來,公司製訂了上萬(wan) 份作業(ye) 指導書(shu) 。公司副總經理肖誌明舉(ju) 例說:“公司所有的工序流程都有電子作業(ye) 指導書(shu) ,每個(ge) 崗位都嚴(yan) 格執行,一絲(si) 不苟。"林善平把電子作業(ye) 指導書(shu) 視為(wei) 公司一筆巨大的財富,標準化生產(chan) 讓產(chan) 品質量越來越好,返修率越來越低。10多年來,公司產(chan) 品的返修率從(cong) 5%降至千分之一以內(nei) 。
在信息化方麵,現代化的中控室成為(wei) 公司內(nei) 外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和各項管理協調平台,真正實現了研發、製造、市場一體(ti) 連接,公司、員工、客戶聯通,並以信息化推動標準化貫徹落實到生產(chan) 經營管理各環節各方麵。
在自動化方麵,虹潤公司自主研發全自動IC軟件燒錄機、小型機器人點焊機、自動校驗儀(yi) 表係統等設備,並購入全自動高速貼片機、錫膏印刷機、回流焊機、波峰焊機等生產(chan) 設備,大幅度提高生產(chan) 線自動化水平。記者在車間采訪時看到,AGV機器人小車正在穿梭搬運貨物,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。
肖誌明表示,實行“三化融合"以後,虹潤公司智能製造水平大幅提高,“生產(chan) 方式越來越智能,產(chan) 品性能越來越智慧,客戶用起來越來越簡易,每件產(chan) 品均實現可追溯。“在崗位電子看板指導下,一個(ge) 工人可以很輕鬆地勝任3個(ge) 以上崗位操作。公司過去一年生產(chan) 10萬(wan) 台儀(yi) 表,現在生產(chan) 70萬(wan) 台,但員工人數隻有少量增加,這意味著生產(chan) 效率大幅提高。
春江水暖鴨先知
芯片和電子元器件是生產(chan) 儀(yi) 表的重要原材料,過去需要大量進口。6年前,境外的一家芯片生產(chan) 商突然把向虹潤供貨的A/D轉換芯片的價(jia) 格提高了數倍;去年,另一家境外供應商竟然把向虹潤供貨的某款電子元器件價(jia) 格提高了數十倍。虹潤公司意識到,這就是人家利用手中的技術優(you) 勢“卡脖子"了。
圖為(wei) 虹潤公司現代化生產(chan) 車間。(受訪者供圖)
麵對重要芯片和電子元器件被“卡脖子",虹潤並沒有慌亂(luan) ,而是沉著、有效地應對。林善平回憶說,“作為(wei) 一名企業(ye) 家,我早就預見到會(hui) 有這一天,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。"所以公司提前進行了屯貨備貨以渡過難關(guan) ,同時抓緊時間進行生產(chan) 線適用國產(chan) 芯片改造,大規模換用國產(chan) 芯片和電子元器件,順利實現了重要原材料、零部件的國產(chan) 替代,虹潤公司不僅(jin) 轉危為(wei) 安,還增加了生產(chan) 和銷售,擴大了市場。
據介紹,經過近幾年的努力,虹潤公司生產(chan) 所需的幾千種芯片和電子元器件,國產(chan) 化率從(cong) 20%提高到80%,這也折射出國產(chan) 芯片和電子元器件的巨大進步。林善平表示:“人家‘卡脖子’造成我們(men) 沒米下鍋,逼著我們(men) 聯合攻關(guan) 、奮發圖強。我對中國的芯片產(chan) 業(ye) 發展前景很有信心。"
“當你沒有時,境外公司就會(hui) 來卡你;當你有了,境外公司就會(hui) 來求你。"他風趣地說。
肖誌明告訴記者,經過這幾年的有效磨合,虹潤公司的廣大客戶已經接受了采用國產(chan) 原材料製造的產(chan) 品。
據介紹,近年來由於(yu) 疫情和“卡脖子"現象導致電子元器件價(jia) 格一路上漲,同時數量短缺導致行業(ye) 交貨期延長,但虹潤公司克服困難從(cong) 未出現過延時交貨,並一直保持價(jia) 格基本不變。麵對行業(ye) 價(jia) 格上漲,甚至有的客戶要求虹潤適當上調供貨價(jia) 格,但虹潤公司不為(wei) 所動,認為(wei) 當此困難之際,更當義(yi) 不容辭地幫助客戶渡過難關(guan) 。麵對困難和挑戰,虹潤的做法是:一是加設備、增產(chan) 能,練內(nei) 功、保質量,解決(jue) 交貨周期問題;二是加大庫存,在保證質量前提下,盡量降低采購成本,保持產(chan) 品價(jia) 格基本不變。這樣做,雖然毛利下降了,但銷售總量卻大幅提升,利潤不減反增,同時贏得客戶高度認可,虹潤品牌度、美譽度和客戶滿意度節節攀升。
目前,虹潤為(wei) 生產(chan) 裝備提供傳(chuan) 感、變送、顯示、控製、運算、分析、記錄、通訊等各類儀(yi) 表產(chan) 品,產(chan) 品廣泛運用於(yu) 航天航空、核電、高鐵、船舶、石油化工、裝備製造、電力能源、農(nong) 業(ye) 環保等領域,為(wei) 國家裝備實現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服務。林善平說,虹潤技術在顯示控製儀(yi) 表領域已達國內(nei) 水平,虹潤公司同類產(chan) 品價(jia) 格隻有美歐日產(chan) 品的三分之一,打破了境外公司的技術和價(jia) 格壟斷。同時,為(wei) 促進國家重大裝備國產(chan) 化、保障國家信息安全作出了貢獻。